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上古音音節結構

近日勤讀上古音音韻學,漸漸理出頭緒。上古音有複輔音聲母,已幾成定論,問題只在如何限制複輔音不會太煩複,以免不符音理。

近年上古音研究大規模參考藏語等親屬語,開始提出上古音音節結構,我以為確是解決以上複輔音問題的良方。上古音音節具體如何,當然仍很有爭議,不過,其音節結構,依藏語分為:前綴、基音、中綴(即介音)、韻腹、後綴(韻尾),卻很有啟發性。

據此,則上古音音節結構或許如一些書所言,是近似這樣的:

前綴基本中綴(介音)韻腹後綴
mpphbm   a, e, i, o, u, w p/bm 
t, d, ntthdn   t/dn 
ststshdz sz   s
gkkhgng   k/gng 
h(彎梢)qgh G     h,x 
    r  r   
    l  l   
    j  j  w 
          

這結構可以很漂亮地解釋很多棘手的音韻學難題,而上古音音節結構中的前綴與後綴(特別是 s 前綴和 s 後綴)尤其如是。例如,《說文》:「需,從雨,而聲。」查「需」中古心母,「而」中古日母,傳統古音學無法解釋二者的語音連繫,但是,從 s-前綴的角度看,潘悟云擬「需」上古音為 *sno,「而」為 *njuu(uu 乃上下倒置的 m),則可以把「需」看成是加了 s-前綴的「而」,便可以解釋二者的關係了。類似而且更為經典的例子,當然是「墨」與「黑」的同源關係無疑,這例的討論網上俯拾即是,不贅了。

前綴和後綴是今天研究上古漢語形態的熱點。當然,更重要的是,它們很有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