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新聞報導比較:李中清受聘

以下兩則新聞報導,都與李中清受大學聘任有關。試比較二者,指出寫法之不同處。

一、著名歷史學家李中清受聘南開客座教授(2006年07月05日 13:59:14  來源:南開新聞網)

7月4日,美籍華人、著名歷史學家李中清教授受聘為南開大學客座教授,校長助理、研究生院院長佟家棟向其致聘。

李中清現任美國密執安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歷史學、社會學教授。他先後畢業于耶魯大學和芝加哥大學,1983年獲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曾任加州理工學院教授,並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兼職。他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之子。

致聘儀式後,李中清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師生作了一場學術演講,題為“連接歷史與現實:由長時段歷史觀看二十世紀中國”。在演講中,李中清介紹了他所領導的研究組近年來的工作進展與成果。他們主要對中國清朝乾隆初期至今,遼寧地區的社會階層變遷進行了長期的跟蹤調查,目前正在撰寫有關學術著作(記者 張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6-07/05/content_4797571.htm

二、科大算盤打唔響(蘋果日報 - 20090715 - 隔牆有耳)

科大成功羅致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之子李中清做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院長 5月履新,噚日開記招講鴻圖大計,小道消息指科大為爭取見報機會,事前特別向其他大學打聽,噚日有冇重大消息宣佈,確定 clear先安排李院長隆重登場。可惜機關算盡,算漏咗臻美交接同港大 SPACE講申辦私立大學嘅飯局,真係人算不如天算。其實有麝自然香,李院長大計包括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北大、維珍尼亞大學合作,又會請著名作曲家盛宗亮開辦音樂課程,亦計劃同理學院、商學院合作成立中國環境及能源政策研究中心,總之計劃多多,喺 2012年或之前重整本科課程,配合「三三四」學制需要。(李八方)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0715&sec_id=4104&subsec_id=15333&art_id=12990396&cat_id=45&coln_id=20

比較時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 李中清是誰?兩篇不同報導有何不同處?
2. 兩篇報導的主旨有何不同?
3. 兩篇報導的文類有何不同?

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米高積遜與符號

符號學的核心概念當然是符號,但何謂符號?上周米高積遜死訊傳出之後,文化評論自然不會放過剝削米高積遜剩餘價值的機會,不過,在文化評論中的米高積遜,當然已不是米高積遜本人,而是藉著建構米高積遜的故事,表達評論者要說的另一些大敘述,米高積遜只是能指,意指米高積遜所處語境的意義。

以下便一個例子:

「時代才是MJ的舞台。他的崛起、紅遍全球、下滑,應驗着美國勢力從極盛至漸衰的軌跡。他自身就是一頁美國文化歷史,五十年,覆蓋了所有流行元素,從內到外,從舞台到私生活,他是活生生的American life。直到最後,他胃裏的奇怪藥物,都是這個名為憂鬱國度(Nation of Prozac)的特色——這裏的人擅長吞藥丸、見心理醫生、self help。他家裏的巨型私人樂園Neverland複製着他的私家迪士尼樂園。從荷李活到拉斯維加斯,人們習慣夢想與現實結合,布希亞的美國,卡夫卡的美國,無從分辨真假,因為假有時比真還要真,複製物更勝過一切。MJ集合了各種矛盾,他就是所有美式慾望的產品。他的孤獨,是現代美國人的孤獨。......時代變了,奧巴馬 上場,華爾街崩潰,權力東漸,美國文化亦有新的走向。這是MJ難以適應的時代,他畢生所追求的,不再是必然的核心價值。他的信仰背叛了他自己。」(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704/4/d10r.html)

評論者藉著訴說米高積遜,訴說了他對美國的意識形態。米高積遜在這寫作中已變成了美國歷史敘述的符號。

或者,米高積遜之所以是米高積遜,正因為米高積遜成名之後,已不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是種種不同意義的符號,米高積遜的意義,在於他意指意義,而這意義不是米高積遜本人。當然,本文也是又一篇剝削(或再生產)米高積遜剩餘價值(即意義)的寫作。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八字的英譯

報章報導,龔如心爭產案中提及「八字」,「法庭傳譯員將「八字」譯作「eight characters」。(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622/4/ctrd.html )。

http://www.astro-fengshui.com/astrology/fourpillar_intro.html 中,找到以下中國傳統命理學說術語的翻譯:

Chinese Astrology 中國命理學

Feng Shui 風水
The four pillars 四柱
The Four Pillars of Destiny 四柱命理
The Eight Characters 八字

Year pillar 年柱
Month pillar 月柱
Day pillar 日柱
Hour pillar 時柱

yin 陰
yang 陽

Five Elements 五行
Wood 木
Fire 火
Earth 土
Metal 金
Water 水

Ten Heavenly Stems 十天干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十二地支

twelve animals of the Zodiac 十二生肖
Rat 鼠
Ox 牛
Tiger 虎
Rabbit 兔
Dragon 龍
Snake 蛇
Horse 馬
Goat 羊
Monkey 猴
Rooster 雞
Dog 狗
Pig 豬

Xu Zi Ping 徐子平
Yuan Hai Zi Ping 淵海子平

Ten Thousand Year Calendar 萬年曆
Solar Calendar 陽曆
Lunar Calendar 陰曆
Coming of Spring 夏至
The Zi (Rat) Hour 子時

Luck Pillar 運柱

我們還可以在 http://www.astro-fengshui.com/courses/four_pillars.html 中找到其他相關語語的翻譯。不過要注意,這是一個商業網站,網主藉這網站宣傳他的命理課程。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如何在網絡上尋找有關中文編碼的文件

後現代生活的特徵之一是:網絡無所不能;因此,關鍵是,如何找到適當的關鍵詞,好在網絡上找到適當的資訊,替我們工作。

因為工作和興趣的需要,經常要在網絡上尋找有關中文不同編碼的文件,如不同編碼的對應表,或者不同中文編碼轉換的程式,不過,常苦於不知哪一些關鍵字才能最有效搜到資料。

最近偶然 Google 了「竘蒻 鯁死」,搜尋結果竟然有很多中文不同編碼文件,而這些文件,用例如「big5 utf8」或「gb big5 utf convert」等都無法找到的:

http://www.google.com.hk/search?hl=zh-TW&q=%E7%AB%98%E8%92%BB+%E9%AF%81%E6%AD%BB&btnG=%E6%90%9C%E5%B0%8B&meta=&aq=f&oq=

有興趣可以自己試試,很有趣。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論辯分析:陳偉業批評慧卿裁裁決他使用了冒犯性語言,並將他趕出議事廳一事不合理

立法會議員陳偉業在財務委員會會議上被主席劉慧卿裁決使用了冒犯性語言,並將陳趕出議事廳,陳偉業在2009年4月6日《蘋果日報》(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406&sec_id=4104&subsec_id=15337&art_id=12606883&coln_id=12606810) 發文批評慧卿裁裁決不合理。

陳偉業批評慧卿裁裁決有三大錯誤,我們只探討陳提出的第三個錯誤。以說明 Toulmin 的 Argument Layout 概念,以及這概念和分析方法的好處和不足之處。

陳認為劉「不合理地剝奪本人表達個人意見的權利」:

「劉慧卿第三個錯誤,便是禁止本人發表意見,此舉是剝奪議員基本的發言權及嚴重違反言論自由的基本原則。在議會中,議員可以就主席的裁決及有關的問題表達意見,而本人當時是利用財務委員會授予本人五分鐘的發言時間表達意見,但劉慧卿卻在本人多次要求就其裁決發表意見時,劉慧卿卻只以「唔得呀」回應,其獨裁及濫權的表現可謂一覽無遺。」

Toulmin 認為,論辯的格局一般是這樣的:

陳的反駁以下列模式組織起來:

(未完...)

《最緊要正字》指瑕

以下內容,由子 在川 上曰網誌搬過來:



為方便糾正《最緊要正字》節目中錯誤的內容,把有關文章連結整理於下:

《最緊要正字》指瑕之十四:「發號施令」與「發施號令」

《最緊要正字》指瑕之十三:駅

《最緊要正字》指瑕之十二:見慣不怪

《最緊要正字》指瑕之十一:再論「聿」字正音

《最緊要正字》指瑕之十:何謂「分化字」--給《最緊要正字》資料搜集員上一課(撰寫中)

《最緊要正字》指瑕之九:「荳腐」並非不確(撰寫中,參《國語辭典》)

《最緊要正字》指瑕之八:「聿」字正音(兼論推導今音方法)

《最緊要正字》指瑕之七:進言於《最緊要正字》

《最緊要正字》指瑕之六:每下愈況與每況愈下

《最緊要正字》指瑕之五:捉拿錯字大行動

《最緊要正字》指瑕之四:「蕃薯」也是正寫

《最緊要正字》指瑕之三:反「璞」歸真與返「樸」歸真

《最緊要正字》指瑕:傢俱與麵飽

《最緊要正字》指瑕:「鬩」字正音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在 blogger 中加入表格

要在 blogger 中加入表格,必須自行把 table 的 html 碼抄到 blogger 中,可是,由於 blogger 會自動為所有分行自行加上 br tag,因此,便造成文字與表格之間多出了很大一片空位。

網上有關討論不少,如 http://www.htmlcodetutorial.com/help/ftopic2920.html 即是。

我在「上古音音節結構」也用了表格,解決空位的方法,原來很簡單,只要 table 的 html 碼不分行即可。 見 http://www.abhishek-tiwari.com/2009/02/cleaner-and-elegant-way-to-create.html 的討論。

上述網頁介紹了去除 html 碼分行的網站:http://www.textfixer.com/tools/convert-line-breaks-br.php ,很方便好用。

上古音音節結構

近日勤讀上古音音韻學,漸漸理出頭緒。上古音有複輔音聲母,已幾成定論,問題只在如何限制複輔音不會太煩複,以免不符音理。

近年上古音研究大規模參考藏語等親屬語,開始提出上古音音節結構,我以為確是解決以上複輔音問題的良方。上古音音節具體如何,當然仍很有爭議,不過,其音節結構,依藏語分為:前綴、基音、中綴(即介音)、韻腹、後綴(韻尾),卻很有啟發性。

據此,則上古音音節結構或許如一些書所言,是近似這樣的:

前綴基本中綴(介音)韻腹後綴
mpphbm   a, e, i, o, u, w p/bm 
t, d, ntthdn   t/dn 
ststshdz sz   s
gkkhgng   k/gng 
h(彎梢)qgh G     h,x 
    r  r   
    l  l   
    j  j  w 
          

這結構可以很漂亮地解釋很多棘手的音韻學難題,而上古音音節結構中的前綴與後綴(特別是 s 前綴和 s 後綴)尤其如是。例如,《說文》:「需,從雨,而聲。」查「需」中古心母,「而」中古日母,傳統古音學無法解釋二者的語音連繫,但是,從 s-前綴的角度看,潘悟云擬「需」上古音為 *sno,「而」為 *njuu(uu 乃上下倒置的 m),則可以把「需」看成是加了 s-前綴的「而」,便可以解釋二者的關係了。類似而且更為經典的例子,當然是「墨」與「黑」的同源關係無疑,這例的討論網上俯拾即是,不贅了。

前綴和後綴是今天研究上古漢語形態的熱點。當然,更重要的是,它們很有趣。

政策性辯題的立論和駁論

前年曾為語常會寫過一篇有關辯論的小文章。文章內容整理自「語常會全港初中辯論比賽」2006年2月27日初賽後的檢討會評語,以及2006年4月22半準決賽賽後評語。

整篇短文主要針對如何為政策性辯題構思立論和駁論,政策性辯題必涉「後果圖式」,因此,文章可以看成是討論「後果圖式」的短文。



辯論比賽首先是思維能力的較量。思維能力主要表現在:分析辯題、綜合資料、維護或攻擊辯題、評估己方和友方的強弱,以調整維護或攻擊的策略。

1. 辯題的類型辯題一般可以分為三類:事實辯題、價值辯題、政策辯題 (Freeley, 1996 [1990], pp. 58-60):

a) 事實 (factual) 辯題: 例如「兒童觀看暴力電視劇集,會變得暴力」、「胎兒是人」,這類辯題的爭議點在於辯題內容的真還是假,而真假的判斷一般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準則。這類辯題也常見於科學探索之中。

b) 價值 (value) 辯題 例如「校本評核比校內評核更能準確反映學生的能力」、「墮胎是不道德的」,這類辯題的爭議點在於辯題內容所表達的價值觀,而認同或者否定某種價值觀,則取決於所選擇的信念系統。例如比較校本評核與校內評核,正反雙方便要在「更重視評核的效度,還是更重視評核的信度」這二者之間,提出選擇的理由。

c) 政策 (policy) 辯題: 例如「學校應全面禁止垃圾食品」、「政府應禁止墮胎」,這類辯題的爭議點在於應否執行辯題提及的措施。由於凡事總有利有弊,因此,政策的辯論,很多時候涉及權衡利害、輕重,而且常有妥協的成分。

事實辯題是價值辯題的基礎,價值辯題又是政策辯題的基礎,例如,要支持「政府應禁止墮胎」,首先可能要說服別人「墮胎是不道德的」;要說服別人「墮胎是不道德的」,又可能須先行論證「胎兒是人」。事實辯題是所有辯題的基礎,換言之,辯論最終還須以事實(尤其是具體的數據)為根據。

政策辯題已包括了處理事實辯題和價值辯題的最基本要求。而純粹的事實辯題局限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實證證明上,純粹的價值辯題又限制在價值系統的比較和選擇中,二者對初中學生要求不免稍高。因此,初中學生的辯論比賽,還是以政策辯題最為常見。如何分析政策辯題,如何綜合各方觀點和事實,以維護和攻擊政策之應否施行,也便成為初中學生辯論比賽的關鍵了。

2. 政策辯題的分析、維護和反駁政策辯題,通常涉及一個解難的情境 (problem-solving situation),或者是手段與目的之間的關係 (means-end relation)。也就是說,世界或社會正面對某些難題,於是人們提出一個或一套方案,以解決該難題。政策辯題中的政策,就是解難的方案。因此,分析政策辯題,不但要了解該政策,還要能夠深入了解該政策所面對的難題,二者缺一不可。

以語常會初中辯論比賽半準決賽辯題「香港政府應立例禁止售賣魚翅」為例,辯題提出要求香港政府立例禁止售賣魚翅,但是為甚麼要有這個措施?根據我們的對這一題目的認識,當然知道背後涉及鯊魚瀕危的問題;如果錯誤揣摩辯題所針對的難題,辯論便無法開展。而辯論對知識的要求,也由此見到。

正反雙方在分析政策辯題的解難情境時,須考慮以下四道批判問題 (critical questions),並分別作出不同的維護或攻擊策略:

a) 辯題涉及的難題是否嚴峻得需要以辯題中的方案來解決?正方須強調問題的嚴重性;反方則宜淡化問題,或提出殺雞不必牛刀,解決有關問題根本不必動用辯題提及的解決方案。

b) 即使問題嚴重,辯題中的解決方案,是否能夠對症下藥,有效解決問題?正方當然要證明是能夠的;反方則須指出辯題方案如何未能切中問題的核心,只不過是隔山打牛。

c) 即使辯題提及的方案能夠解決有關問題,然而,凡事總是利弊互見的,俗諺所謂「針無兩頭利」,因此,辯題中的解決方案有沒有副作用?有哪些副作用?副作用是否嚴重?正方的考量是:沒有副作用;或者有其他辦法輕易解決副作用的問題;又或者,由於問題太過嚴峻(於以上 a 項中分析),因此即使方案有副作用,但是兩害當取其輕。反方當然得強調措施帶來的其他種種新問題更麻煩,更不易解決;其中最常被反方提及的副作用,是方案即使原則上有效,但可行性低,實施起來也困難重重。

d) 即使辯題中所提出的解決方案沒甚麼副作用,還須考慮,有沒有其他方案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因而根本毋須實行辯題中的方案?最常見的,是提出以教育代替立法,以自律代替他律等。

辯題= 建議解決方案

a) 問題嚴峻嗎?

b) 建議方案有效嗎?

c) 有新問題出現嗎?

d) 有其他解決方案嗎?

以上四項,正方須全面維護,但首務是 a 項和 b 項,至於 c 項與 d 項,正方固然要事先準備,成竹在胸,但還要視乎反方提出哪些觀點,再圖維護之策。反方有時可同時兼顧四項,但也可只突出其中一二,端視具體的辯題,以及正方實際的強、弱點何在。

以2006年4月22日半準決賽「香港政府應立例禁止售賣魚翅」為例,正反雙方的主辯在開辯時都能有效針對批判問題分別進行維護或攻擊。

正方首先提出鯊魚整個物種的死亡率高於出生率(事實命題),因此捕鯊是一種「不可持續」的行為(價值命題),不宜提倡(政策命題)。根據聯合國報告,如果人們繼續捕獵鯊魚,鯊魚十年內極可能絕種(事實命題),而鯊魚是海洋生態中重要一環(價值命題),鯊魚瀕危對整個生態鏈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a. 強調問題的嚴峻情形);而香港是全球最大魚翅巿場,涉及鯊魚數量14萬條(事實命題),因此,停止香港魚翅買賣是最有效的保護鯊魚生態的措施(b. 論證措施的有效性);魚翅沒有味道,營養價值低,捨之毫不可惜(c. 預先反駁措施並無不良後果)。

反方呢,則指出其實並非所有品種的鯊魚都瀕危,其中不足一半受威脅,況且捕鯊的真正問題不在數量,而在於捕鯊的手法不當(a. 淡化問題的嚴重性,重新界定問題的關鍵);而且一旦香港不再買賣魚翅,魚翅巿場自然轉到東南亞,問題仍存(b. 措施不能有效解決問題);香港若沒有了魚翅巿場的國際地位,反而失去了正面影響和規管捕鯊業的籌碼,加上香港奉行自由貿易,鯊魚一日未如象牙般受國際法規管、保護,政府不能違反國際原則輕言禁止魚翅貿易(c. 措施帶來不可解決的新問題);另外,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各人可有各自選擇,況且2003年香港人吃魚翅的數量已減少一成(事實命題),可見可以通過宣傳、教育,達致減少魚翅需求的效果(d. 其他同樣有效的措施)。

正反雙方在界定問題(a 項)時分別提出了「整個鯊魚物種有危機」與「只有部份鯊魚品種受威脅」的立論基點,雙方都十分聰明,而一場物種與品種之爭由此展開。雙方都能對解難式政策辯題的批判問題十分敏感,維護與攻擊各自生花,一起為我們表演了一場相當精采的開辯。

3. 正反雙方維護和反駁正反雙方主辯開辯之後,便開始反駁的階段。雙方要:一、估量 (evaluate) 友方在四項批判問題上的強處、弱點何在,強處要避其鋒,弱點要窮追猛打;二、也要估量自己有何弱點,並盡快修補 (fix-up)。友方的強處就是己方的弱點,友方的弱點便是己方的強處,強弱的互動和消長是副辯發言階段的關鍵。

正方要估量反方在四項批判問題上採取的策略和強弱情況:反方在哪項批判問題上表現最強?正方便要在相關項目上加以補救;反方在哪項批判問題上表現最弱?正方便要盡力反駁。正方的反駁主要不出以下四類:反方認為問題不嚴重是錯誤理解情境、反方認為措施沒有效果是錯誤了解措施、反方過度誇大了措施的其他問題、反方提出的其他代替方案並非等效。換言之,正方是通過反駁以維護辯題。

反方的任務則較富彈性,頗有游擊的意味。反方要不斷強化己方在四項批判問題上的觀點,選擇自己最有力的項目一再重申,並反駁友方的反駁。只要反方在四項批判問題的其中一項立於不敗之地,正方的維護便有無法修補的漏洞。

當辯論逐漸展開,雙方提出的觀點愈多,便要注意先後提過的觀點有沒有互相矛盾。這種情況反方尤其容易出現,因為反方總是在四個批判問題上攻擊正方,但四個批判問題所處層次並不相同,各項的前提有異:

a) 項要講問題不嚴重,

b) 項的前提卻是即使問題真的嚴重,措施也無效,而

c) 項的前提則是即使措施有效,也有其他問題,到了

d) 項,前提卻是即使措施沒有其他問題,也有其他代替方案。如果不同副辯各自負責不同的批判問題,如何互相協調以免矛盾,便十分必要。正方在四項批判問題上則是一貫的:問題嚴重、措施有效、沒有太多嚴重的新問題,沒有同效的可代替方案,因此,只要夠謹慎,出現矛盾的機會一般較反方少。

辯論比賽中最常出現三種矛盾,下面再以「香港政府應立例禁止售賣魚翅」為例說明:

a) 明顯矛盾──例如一位副辯提出,魚翅是中國人重要的飲食文化,不能輕易放棄;另一位副辯則提出,要改變中國人吃食魚翅的飲食文化,要靠教育。究竟反方認為應否保留魚翅這種飲食文化?這裡便出現了矛盾。

b) 隱含矛盾──例如一位副辯提出,香港社會對禁賣魚翅未有共識,不能貿然禁止;另一位副辯則提出,香港人已逐年減少吃食魚翅的數量,因此靠教育改變文化是可行的。前者認為社會沒有共識,後者卻暗示了社會已漸有共識,這裡便又出現了矛盾。

c) 雙刃劍──有時,同一事實既可以作為正方的論據,又可以作為反方的論據,端看如何解釋。例如,「香港魚翅貿易佔全球最大宗」一事,正方既可以用來推論香港禁賣魚翅,護鯊效果立竿見影;反方也可以用來推論香港可以利用國際魚翅貿易地位左右捕鯊規管制度,以利護鯊。正反雙方便要爭奪這一事實的解釋權,正方要反駁友方的因果關係,反方則要證明有此因果的可能,以指出禁翅引申了其他問題。

4. 反方分析辯題的特殊策略──窄化辯題正方和反方任務不同,正方要全面維護辯題,而反方以攻擊為主,只要證明辯題有部份不合理,整個辯題便無法成立。因此,有時反方會利用窄化辯題的策略,只攻擊辯題中的其中一點,而不及其餘。

例如初賽辯題「全港中小學應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反方可能認為只要否定了「小學應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整道辯題便不能成立,因此,專打小學,而忽略中學。這種做法在策略上無可厚非,但是,不免有點危險,一旦正方有較充分理由支持小學應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反方又沒有其他應變準備的話,反方便很難再辯下去。

因此,窄化辯題可以是辯論時的方向(例如重點主要放在小學),而不能完全依賴這策略(也得兼及中學)。

古籍書目英譯

近日因工作需要,要英譯一些古籍的書目名稱,以下是其中一些:

"On filial piety" (孝經)
"The Family Instructions of Master Yan" (顏氏家訓)
"The Family Instructions of Master Chu Hsi" (朱子治家格言)
"Stories for young learners" (幼學瓊林)
"Collected letters to family by Zeng Guofan" (曾國藩家書)
"Journey to the West" (西遊記)
"Strange tales of Liaozhai" (聊齋誌異)
"Flowers in mirror" (鏡花緣)

有些在網上找到,有些自己翻譯,自譯的當然不完美,而且還可能其實已有標準譯法而我不知道,但總算交差吧。

論辯分析(後果圖式):否決留宿家庭傭工不會納入最低工資條例保障範圍

香港勞工顧問委員會(簡稱「勞顧會」)否決留宿家庭傭工納入最低工資條例保障範圍。



文本如下:

勞顧會:外傭不納最低工資 外傭團體擬提司法覆核
(明報)3月31日 星期二 05:05

【明報專訊】勞顧會昨日討論最低工資條例的涵蓋範圍,會議最後以大比數通過留宿家庭傭工不會納入最低工資條例保障範圍。勞工處指出,26萬外傭若獲得納入最低工資,僱主聘請外傭,連同薪酬及交通食宿等要多付2000元,有可能導致四分之一外傭被裁。當局亦擔心,有關決定會引起連串法律訴訟,有外傭團體表示,日後不排除提出司法覆核。

聘外傭成本或增2000元

勞顧會昨日主要討論是否將參加實習計劃的學生及留宿家庭傭工納入最低工資保障範圍內,當中以家庭傭工問題最受爭議。

反對意見指出,現時留宿家庭傭工已有「規定最低工資」,而且無法確定留宿家庭傭工的實際工作時數,甚至會有僱主為減低傭工的工作時間及所支付薪金,要求工人在日間沒有工作的時段離開僱主住所,這會造成更多爭拗;加上留宿家庭傭工的報酬包括了其他非現金權益,因此實際上享有較高比例的可動用收入。

香港家庭傭工僱主協會主席羅軍典指出,現時法定外傭每月薪酬為3580元,但連同交通、住宿、膳食等開支,傭工每月薪酬成本約6000至7000元。政府估計,若外傭受最低工資條例保障,每月總成本將增至8000至9000元。

政府特別指出,2008年第四季,25至45歲在職女性的收入中位數為1萬元,若聘用外傭成本增加,在職婦女、尤其是正以「規定最低工資」3580元聘請外傭的僱主,會因成本效益問題不再請外傭,反而被迫留在家中。

若納保障範圍 恐逾6萬外傭被裁

當局預計,在26萬外傭中會有四分之一 、即約6.5萬名傭工因此被解僱,並引發其他社會問題。勞顧會勞方委員之一吳慧儀表示,由於外傭也是在港工作的工人,故該會傾向把外傭納入保障範圍。

雖然勞顧會昨大比數通過有關決定,當局仍擔心會有外傭組織提出司法覆核,情况如徵收外傭稅時一樣。另一勞方委員崔世昌則認為,政府日後草擬法例時,要小心解釋立法原意。

菲印泰外傭權益關注聯會行動負責人Susan不滿勞顧會的決定,她認為香港是一個富裕地方,聘請外傭的僱主有一定經濟能力,故政府和僱主團體是誇大有關情况,該會與多個團體將商議對策,不排除會提出司法覆核。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330/4/bfoq.html



分析如下:

論辯分析的步驟一般如下:

I) 定下論題和決定立場取向

包括了:誰?他同意甚麼?因此,這裡的立場和論題:

香港勞工顧問委員會(簡稱「勞顧會」)否決留宿家庭傭工不會納入最低工資條例保障範圍。

II) 選擇圖式,提出論據

提案人選擇了甚麼圖式來支持他的立場?圖式主要有4種:

1. 徵象圖式,包括舉例論證,語文教學所謂的「事例」和「史例」
2. 類比圖式
3. 因果圖式,包括後果圖式
4. 專家圖式,語文教學所謂的「語例」

勞顧會的論證運用了「後果圖式」(argument from consequence scheme),後果圖式有時又稱為「實用推理」(practical reasoning),是「因果圖式」(argument from cause and effect scheme) 的一種,它的關鍵在於:有好後果的便同意、支持,有壞後果的便反對。醫學界與衛生界經常運用這圖式,例如:

吸烟危害健康(壞後果為論據),所以,不要吸烟(論點)。

勞顧會的立論是:提出「留宿家庭傭工不會納入最低工資條例保障範圍」後,每月總成本增至8000至9000元,便可能出現壞後果,包括有可能導致四分之一外傭被裁,一些現時的在職婦女反而被迫留在家中,所以,不要把「留宿家庭傭工不會納入最低工資條例保障範圍」。

III) 釋除疑點

不同圖式有不同的相關疑點:

1. 徵象圖式,如舉例論證,例子是否具代表性?否則便是以偏蓋全的孤例,等等。
2. 類比圖式,類比的事物是否相似而可以比較?等等。
3. 因果圖式,包括後果圖式,因果之間的關係的可能性如何,會否由果推因?等等。
4. 專家圖式,語文教學所謂的「語例」,那專家可靠嗎?等等。

更詳細地說,「後果圖式」至少要滿足以下條件,才能釋除可能的疑點 (critical question):

1. 有關決定的目的是否十分重要?
2. 有關決定是否真能達到目的?
3. 有關決定是否可行?
4. 有關決定是否合乎社會道德、規範?
5. 有關決定有沒有其他更壞的壞後果?
6. 有關決定有沒有其他好後果?
7. 有沒有其他方法達到相同的目的?
...

以上文為例,勞顧會不把「留宿家庭傭工不會納入最低工資條例保障範圍」的壞後果之一,便是面對司法覆核。

不過,「後果圖式」的關鍵,在於能夠平衡各方的好壞後果,以達到利始終多於弊的情況,則決定便可以獲得支持。常說的「權衡輕重」或「兩害取其輕」,都是這種考慮的後設說明。

IV) 反駁

反駁主要有三種方式:

1. 否定對方所提出的論據;
2. 指出對方論證不充份,亦即所用圖式欠缺了某些重要條件,這也就是上節所述的疑點。這一方式有十分複雜的變化,是論辯理論的主要內容;
3. 自行立論,提出相反的立場。

語文教學上一般分別稱為:攻擊論據、攻擊論證、攻擊論點三者,大致是恰當的。

菲印泰外傭權益關注聯會的反駁,十分明顯,不是針對後果圖式的各種疑點,而是直接否定勞顧會提出的壞後果,他們提出「聘請外傭的僱主有一定經濟能力」,因此勞顧會所指出的壞後果根本不會出現,既然沒有壞後果,則勞顧會的最主要論據便不成立。因此,這是用了第一種反駁方式。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記台灣總統選舉

此乃去年舊作,姑且留一記錄。

天涯蕞爾一孤島
百載悲情改哭聲
白日青天回老馬
綠溪濁水掣長鯨
憂先天下足矜貴
治由民間更太平
自古成王誅敗冦
從今通鑒有新名

(八庚韻)

28.3.2008

補記:寫此詩時,嘗試刻意聯聯對仗,但首聯始終不工整。

哀希官

近日陳冠希事件又再次擾動。記得去年事件仍閙得沸沸揚揚之時,一晚在葵芳看粵劇後,歸途上夜深人靜,百無聊賴,思緒撩擾,一邊粵曲旋律仍縈迴在耳,一邊想起當日沸揚時事,隨口便啍出幾句古曲新詞,回家後續貂﹐寫成了下詞。當時,陳冠希仍未召開記者招待會。

新詞調記<<悲秋風>>,只作了兩段:

哀希官

哀希官 拍春夢 張張映照在眼中
網中玉照爭追捧 累到一哥氣難容
輕狂太驕縱 亂性彷彿意未窮
風流已失控 換了此生愛恨重

不知所蹤 記招欠奉 孤身走遠避吓風
眾多舊愛卻不輕鬆 夜半驚醒眼盡紅
當年眼波送 共語枕邊兩情濃
悲情已早種 舊怨怎生網上逢

原詞<<悲秋風>>如下:

秋風吹謝了春紅(悲秋風)
作詞:蘇翁
鄭少秋版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CMXXM1FUos)

悲秋風 碎春夢 更深驚聽夜半鐘
故鄉夢裡只匆匆 冷雨敲窗透簾櫳
衾寒隻影凍 欲進睡鄉已無從
秋愁百般重 夜半秋心恨重重

悲秋風 記春夢 家鄉一切在腦中
百花艷美草青蔥 蝶舞蜂飛戲綠叢
青苗兩溝種 夜半露灑蕊盡紅
秋來雪霜凍 謝了春花變殘紅

悲秋風 怯春夢 撫今追昔淚已湧
那堪夢覺一朝空 更怕滄桑劫後容
心情已冰凍 自顧此生怨命窮
飄萍那堪種 落魄他鄉似寒蟲

其實,與蘇翁的作品頗有緣份。我第一首與同學爭相傳抄的流行曲詞是<<分飛燕>>,當年我仍是小學一年級。我最喜愛的流行曲是<<天涯孤客>>。兩首都是蘇翁填的詞。

餵蚊亭記

上周五參加了張祝珊英文中學四十周年晚宴,想起離校前曾寫過一篇《餵蚊亭記》,姑以此再次祝賀張記的牛一。







學校後山山腰有一座亭﹐其間布有五張石凳﹐四周圍以欄杆﹐旁邊植了一株碗口粗的樹﹔亭身是一排漆上深綠色的帶簷木架﹐簷面無蓋﹐作窗櫺狀﹐規律但稀疏地以木條排列組成﹐上面長有牽牛花一類的蔓生植物。立於亭下﹐雨是擋不了的﹐但是﹐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卻也未嘗沒有納涼遮蔭的作用。此亭沒有名字﹐有學生遂謔之為「餵蚊亭」。

據說﹐此亭行人日見寥落﹐學生卻步﹐已漸有悄愴幽邃之態﹐究其原因﹐不願「餵蚊」自是最主要的一個。草木葳蕤﹐蔥鬱芊綿﹐在一樹疏雨之後﹐溝渠間仿佛有曲水流觴之致;俟積水空明﹐蚊蠅一類的昆蟲總是不可免的。人怕蚊叮﹐除了忡忡於蚊蚋之有礙健康﹐那種癢極抓之不能稍減的感覺﹐也是夠人難忘的。只是﹐一座沒有蚊子的山﹐就如一個未經挫折的少年時代一樣蒼白﹐難免褪卻幾分盎然的生氣。

十數年後﹐當一個曾經畏蚊的少年已無懼於人生上的青蠅點白﹑蜚短流長﹐偶然﹐在一個仲夏的雨夜﹐從哪裡﹐飛來一隻無狀的小蚊﹐在臂上輕輕一噬﹐觸動了神經線上無盡的回憶。想起﹐昔日曾在餵蚊亭下﹐或戚戚於考試的名次而憑欄自傷﹐或偕友促膝石凳之上侃談平生大志而豪氣干雲;當時臂上﹐也隆起過這樣的一丘小小的皮疹。一切往事﹐如青春痘之初發﹐是如此刻骨銘心﹐又如此輕若敗絮。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蚊叮﹐是餵蚊亭的最癢。

九七年二月
原刊張祝珊英文中學《家校通訊》九七年七月號

論辯分析:「傅走音」唱現場走音,有甚麼問題?

星島日報有以下專欄,評論藝人傅穎唱歌走音:



文本如下:

談走音

(星島)3月30日 星期一 06: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傅走音」唱現場走音,有甚麼問題?

  張學友 李克勤 林憶蓮 林子祥 等唱現場走音,就是問題;因為他們都是歌手,歌手唱歌走音,理應被批評。然而,有多少人認為「傅走音」是歌手?別誤會,我不是「踩」她,只是其所屬公司自將「九餅」切開後,有安排她朝着歌手路綫發展嗎?若沒有,作為一個「間唔中」出下唱片的藝人來說,唱現場走音,簡直是天經地義的事。葉玉卿、劉嘉玲 ,甚至吳君如 都出過唱片,若她們唱Live走音,你會責怪她嗎?

  傅小姐,若你真想成為一個歌手的話,請專心向這方面發展和努力,讓我們覺得你是一名有心發展歌唱事業的歌手,到時若再因走音而被外界評擊,你才傷心都未遲。

  這是我迪奇的個人意見。

(館長有Say)



論辯分析如下:

作者反駁以下觀點--傅穎唱歌走音(論據),所以,傅穎應受譴責(論點)。

以上立論的論證圖式,可以姑且稱為「責任圖式」,即人的表現應與身份相稱,或恰如其份。

文中作者的反駁方式,屬於指出「圖式錯用」,即這圖式只用於真正歌手,而傅穎不是歌手,因此,不能用這圖式譴責她。作者同時又用「類比圖式」,以葉玉卿、劉嘉玲 、吳君如為類比,論證自己的反駁。

當然,論辯的功能常是二重的,一方面反駁別人的世界觀或值觀,另一方面,又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上文建立了一個世界觀:傅穎不是歌手。

這世界觀的建立同時又有一種修辭效果,取笑傅穎,以及類似的藝人。這是一種利用為別人解窘的方式,令別人更窘的修辭。